美国人对中共战狼外交的心理分析 “FOR OUR ENEMIES, WE HAVE SHOTGUNS”: EXPLAINING CHINA’S NEW ASSERTIVENESS

“朋友来了有美酒,敌人来了迎接他的是猎枪!”——这是郭兰英所唱《我的祖国》中一句著名的歌词,也曾被中共驻瑞典大使桂从友引用来评论中瑞外交关系,把老外吓了一跳。

如今,由于中共隐瞒疫情导致武汉肺炎在全球扩散,中共为了转移国内注意力又不断挑衅别国。除了美国,印度、澳洲、香港、台湾、英国、欧洲……连越南缅甸这样的共产党国家也和中国摩擦不断,看上去中共的朋友越来越少,敌人越来越多。

然而就在中共的外交处境日渐孤立之际, “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周一(20日)在北京成立了。有评论认为,这一中心的成立意味中国正式告别邓小平“韬光养晦”的外交原则。

美国人如何看待中共的战狼外交

7月20日,《得克萨斯国家安全评论》(Texas National Security Review)网站刊文,对中共的战狼外交做出了4种解释:机会主义的自信、专横的自信、被动的自信和不安的自信。

文章提出两个问题:中国领导层是否认为这是一个脆弱的时期,还是一个扩大实力的机会?是暂时的策略还是持久的战略?不过对世界其他国家来说,无论北京现在因为政治上的不安全感而向四面八方发难,还是因中共狂妄自大而产生的结果,都同样令人担忧。

一、机会主义的自信

简单地说,北京正在利用世界其他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弱点及分心来把有争议的举动(如港版国安法)赶紧解决掉。世界各国在疫情引发的经济困境中挣扎,美国11月要举行总统大选,川普(特朗普)政府下的中美关系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变得更糟糕,如果中共领导人做这样的算计,可是有点冒险。因为目前美国两党围绕中国的共识越来越多,这一计划可能引火烧身。

二、强硬的自信

第二种可能性意味着一种持久的变化,而不是暂时的机会主义爆发。中共领导人真心认为,中国可以替代美国成为世界大国,任何批评都是毫无道理或虚伪的。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和欧洲部分地区对冠状病毒疫情反应乏力,与亚洲技术官僚的优势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从危机中反弹的能力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信念。这种想法,是对新的地缘政治环境的评估发生了变化所驱动的,即认为中国经济实力的诱因及其胁迫能力可以阻止美国和其它国家结盟。

三、被动的自信

Reactive Assertiveness这个词最早是由国际危机组织(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创造的,用来描述中国在南海的行为。在目前的情况下,它意味着中国通过疫情及其后果对眼前的经济、声誉、安全和政治挑战做出的升级性反应。北京希望能够反击批评、震慑他人,趁机挑衅以求取得进展,并在全球卫生和经济形势稍稍正常化后再次放松。

就像南海问题一样,中共一直试图利用挑衅来改变现状,同时又坚持是对方挑起了事端。现在中共几乎在所有其他问题上都是如此。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机会主义。但在这一阶段,在多个政策领域和地理区域应用相同的玩法,反映了中共战线范围之广。

四、不安的自信

即中共的行动不是出于强势意识,而是出于弱势意识,认为中共所面临的威胁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个说法中,中共在处理疫情上面临的内外压力,以及中美关系的恶化,使其从多个方向对其认为来自各方的攻击进行抨击。北京正在为一场持久战做好准备。它认为这场疫情加速了已经形成的竞争和对抗态势,并悲观地决定不仅要把美国的盟友,而且要把印度等国归为同一阵营。它可能认为,强制手段是目前阻止新的反制联盟形成的唯一途径。

鉴于国际公众对中国的看法已经变得如此尖锐,而北京不愿意进行经济改革意味着它不能再指望在国际商界获得以往的政治支持,中共现在可能只是甘于应付一个更加敌对的环境。北京的做法也更加公开的意识形态化,认为不仅需要公开捍卫自己的制度,而且需要通过其官员和宣传机器对西方民主进行公开批评,而不是将这种语言局限于党内文件和讲话中。

美国的贸易和技术限制、澳大利亚对中共干预内政的批评、英国对香港的介入、日本的再军事化、印度的边境冲突、东南亚在南海的资源开采、台湾的亲独倾向、加拿大拘留孟晚舟……这些国家都认为自己的行动是对中共的专制统治、不公平的经济行为或领土挑衅的合法举动。而北京也认为自己不过是在对他人的举动做出合理回应,中国是受委屈的一方,自然更不可能改弦更张。



分类:评论随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