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11日,伊斯兰恐怖主义组织“基地”(Al Qaeda)在美国发动自杀式恐怖袭击,劫持民航客机撞击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导致近三千人死亡,制造了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不到一个月,美国开始空袭阿富汗,试图推翻包庇基地组织的塔利班政权,从此开启了“美国历史上最长的战争”。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从“911”后美国的反恐行动中看到契机,寻求改善原本紧张的双边关系,得以争取到“关键的十年”迅速提升国力,成长为有能力挑战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新兴超级大国。而与此同时,美国深陷反恐泥潭,耗费了巨大资源,客观上放松了对中国崛起的警惕,疏于对中国战略围堵。美国总统拜登不久前的讲话或许是对这一“此消彼长”做了最痛彻的诠释。
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后,拜登总统在发表全国讲话时说,“在这场竞争中,中国和俄罗斯最希望看到的就是美国在阿富汗陷入另一个十年。”
总部位于华盛顿的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erman Marshall Fund)亚洲项目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认为,美国将大量外交、情报和军事资源用于反恐;而来自中国的实质威胁在2009年至2010年间开始呈现。“但我认为,在应对(中国带来的)挑战方面,美国的反应很慢。部分原因是由于聚焦反恐,但美国也确实低估了北京的野心和能力。”
点击这里继续阅读:911事件20周年:美国全球反恐为中国打开了“机遇之门”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