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2日才刚宣布要成立北京证交所(北交所),隔日,北交所即迅速注册成立,成为继上海和深圳两大交易所之外的第三个全国性资本市场。对此,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北京展现了打造中国版“那斯达克”的野心,也为无法赴美国上市的中企打开一个筹资管道。不过,他们也说,这个完全由习近平主导的北交所也代表了他要就近监管金融和资本市场的政治企图。
中国现有的两大证交所,上海证交所(上证所)是长三角资本市场的中心,而深圳证交所(深证所)则就近服务珠三角跟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本运作。因此,就地理位置来看,在首都北京新设一个交易所来服务北方和东北区域,“三分天下”似乎顺理成章。
不过,位于台北的政治大学金融学系教授殷乃平认为,地理位置通常不是新设证交所的考虑点。相反地,北京位于“天子脚下,他认为,北交所最重要的政治目的就是让习近平可以就近监管资本市场。
两大目的:就近监管和留住中企
殷乃平告诉美国之音:“真正要做这种金融中心或者是证券交易中心的话,事实上,不需要考虑到地域的问题。以整个世界的金融环境来讲,它(官方)只要设定一个地点,把所有这些的交易,都集中到这一块来的话,自自然然这个市场就会出现了。所以,很多人都猜测,就是说,设到北京多多少少与政治因素还是唯一情况,就近监管。”
除了便于管理,随着美中贸易战也衍生出两大强权在金融面的激烈争霸,因此,位于台北的中华经济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副研究员吴明泽认为,习近平透过新设北交所,目的也在挽留中企,尤其是放缓中国新创企业赴美上市的步伐。
吴明泽告诉美国之音:“上证所主要都是大型的企业,或者是那时候的国际央企之类的。那深证所就是中小型企业为主,也是刚好跟深圳那边的一个区域发展,经济发展、产业发展是有关的。这两个(交易所)在2005年之后才有比较快速的发展,其实(就)理论上来讲,这两个证券交易所也够了。只不过今年,可能是这几年,美中贸易战越打越激烈,去年习近平也提出‘双循环’,现在中国大陆的企业,尤其是新创企业,它如果要融资的话,有些它可能在上证所、有些在深证所,有些跑到国外去,他们(中共)也希望说,不要让这些企业在继续到美国去上市。”
吴明泽表示,美国对中企上市的监管也越来越严格,因此,习近平希望顺势将创新型、科技型、科创型的企业都留在中国上市。
习近平的权斗盘算
另外,分析人士说,北交所的设立也反映了习近平在权力斗争上的算计。
香港恒生大学经济及金融学系兼任副教授吴明德指出,2012年习近平上任前,他的政敌“上海帮”一手把持着中国的权力核心,再加上,上海也是北京以外最重要的战略重镇,一直让习近平深感芒刺在背。
吴明德认为,北交所是习近平追求绝对权力的下一步棋。
吴明德告诉美国之音:“因为他(习近平)以前没有能力,从2012年到2016年,2013年-2014年(间)很多人想在政治上要推他下来,(但)推他不下来。就在2015年弄来一个金融股票的大跌(中国股灾),2015年有25%的国家外汇储币流走了。当时候(习近平)没有人,没有权,所以四、五年(内)他(习近平)要稳妥他的军权,因为有军队他就有枪,有(了)枪,什么人都要听他的话。现在有枪了,他(习近平)经历了七、八年的痛苦,现在大局可以掌握了,一个一个来了,一个板块一个板块来拿掉。”
但为何习近平选在此时设立北交所呢?
吴明德认为,是时机成熟了。他说,习近平权力稳固后便想进一步掌控金融。30年前,江泽民、朱镕基主政下,浦东在极短的时间发展起来,也成为江派人马的地盘。
吴明德认为,习近平提出“千年大计”,就是要发展北京的雄安新区成为下一个浦东,与江派人马一较高下。不过,吴明德对中国的政治局势相当缺乏信心。他警告中企,要从香港的例子中学到教训,他说,新三板不过是个骗人的幌子。
新三板的正式名称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经国务院批准于2012年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所。新三板负责组织安排未上市公司股份的公开转让,为非上市股份公司融资、并购等相关业务提供服务。而中国的三板市场最早源自创立于2001 年、俗称“旧三版”的“股权代办转让系统”。
吴明德告诉美国之音:“它(中国)现在说,我们北京的交易所,我们是要做那斯达克,是要做新三板,我们是创业的,我们是中小企,他(中国)在骗你们!到他(习近平)能够把握整个情况的时候,一变就变过来了。跟我们香港一样,它(中国)1997年什么钱都没有,所以它就跟全世界说,我们(中国)是要香港帮助我的,现在它要香港帮它吗?”
点击这里继续阅读:北交所坐实新三板之失败?
分类:中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