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奥拉夫·舒尔茨周四发表了一篇专栏文章,在这篇专栏文章中,他为即将到来的中国之行与一个由商界领袖组成的德国贸易代表团进行了辩护。
“距离我的前任上次访问中国已经过去了三年,”舒尔茨在提到前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时说。该专栏由《法兰克福汇报》和 Politico 联合出版。
他补充说,那是“世界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三年——一方面是由于 COVID-19 大流行,另一方面是由于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这对国际秩序、我们的粮食和全球能源供应、经济和价格(产生了重大影响)。”
舒尔茨写道:“正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一切照旧’不再是一种选择,我才前往北京。”
他指出了指导他决策过程的五个考虑因素。首先,他说,中国的政治体制正在发生变革。
“刚刚结束的共产党代表大会的结果是明确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言现在占据了比以往代表大会的结论更广泛的空间,”舒尔茨说。
上个月党代会闭幕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获得了第三个任期。与此同时,他的前任胡锦涛支持更集体的高层决策形式,在引发广泛讨论的事件的引导下被护送下台。分析人士指出,这些事件表明该国已经转向威权主义。
欧洲议会的德国绿党成员莱因哈德·比蒂科费尔在台湾发表讲话时称,总理的一日游“可能是该国过去 50 年来最具争议性的访问”。
在变化的世界中变化的中国
舒尔茨说,中国共产党的稳定和中国的国家安全越来越被习主席和他身边的小圈子在新任命的政治局常委中解释为一回事。
“随着中国的变化,我们与中国打交道的方式也必须改变,”他写道。
舒尔茨说,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也决定性地改变了全球事务,俄罗斯领导人弗拉基米尔普京威胁使用核武器“严重危害国际和平与安全秩序”。
舒尔茨说,中国签署了联合国谴责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的联合声明。
“没有一个国家是另一个国家的‘后院’,”舒尔茨在转向之前写道,“新的权力中心正在多极世界中出现,我们的目标是与所有国家建立和扩大伙伴关系。”
在捷克共和国,自由派报纸 Hospodarske Noviny 周四发表了一篇社论,批评了舒尔茨的中国之行。社论说:“仅仅八个月后,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压力下,他宣布了外交和安全政策的转折点,”一切似乎照常。
它继续说,“舒尔茨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去中国。通过贸易改变的政策对俄罗斯已经失败了。”
这位德国总理将成为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第一位访问中国的欧洲领导人。
贸易赚钱
舒尔茨的批评者指责他的访问主要是出于商业和经济考虑,因为中国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舒尔茨在他的专栏文章中承认,情况确实如此。
“德国和中国之间的大量贸易涉及既不缺乏替代供应商也没有危险垄断风险的产品。相反,中国、德国和欧洲平等受益,”他写道。
最近,他因决定允许中国航运公司中远集团收购汉堡港其中一个码头的股份而受到猛烈批评,尽管他的政府中有许多反对该交易的部长不赞成。
德国汽车协会(VDA)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Hildegard Müller)表示贸易集团支持舒尔茨访华。 “目前与中国的业务确保了德国的大量工作岗位,”她告诉 Funke 报业集团。
“中国目前正在向我们提供重要的原材料,而这些原材料我们自己没有,也没有通过替代贸易协议获得保障,”穆勒指出,并补充说中国也是德国汽车制造商在世界上最大的市场。
“矛盾的运动”
“世界是在矛盾的运动中发展的;没有矛盾,什么都不会存在,”舒尔茨回忆说,习近平今年早些时候在达沃斯说。
对总理来说,这意味着“在相互讨论中不回避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尊重公民和政治自由,以及少数民族的权利,例如在新疆。”
他补充说:“台湾周边的紧张局势也令人担忧。”
舒尔茨解释说,“像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一样,我们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然而,这一政策的一部分是,任何对现状的改变都必须通过和平方式和相互协商来实现。”
最后,舒尔茨认为,中德关系必须取得成功,中欧关系才能站稳脚跟。
“德国对华政策只有融入欧洲对华政策,才能取得成功,”总理写道。
周四在北京,也就是出访前一天,媒体援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的话说:“我们是合作伙伴,不是对手。”
分类:全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