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通过“一带一路”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数千亿美元的贷款,用于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然而,根据《财富》杂志的一篇文章,这些贷款并非无条件的,而是附带了许多有利于中方的条款,如优先偿还权、资产抵押权和政策影响力。一些已经无力偿还贷款的国家不得不削减公共支出、面临通货膨胀和贫困、甚至放弃主权和领土。例如,巴基斯坦、肯尼亚、赞比亚、老挝和蒙古等国都深陷中国的债务危机。
川普政府曾经把中共这一操作成为“债务陷阱外交”。认为中共通过让这些国家借贷无法偿还的贷款来夺取他们的港口、矿山和其它战略资源。
但是有些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专家认为,中国的贷款来自大陆数十家银行,其混乱程度是中央政府难以协调的。这些中国银行催债很可能是因为中国国内面临的房地产贷款危机和经济急剧放缓的重大打击。
无论中国银行放贷和催债的动机如何,对债务国来说后果都是严重的。此外,中国的贷款合同通常缺乏透明度和公平性,违反了国际金融机构和发达国家的惯例和承诺 。简而言之,中国人的“小聪明“在这一过程中展现无遗。
弗吉尼亚州的威廉与玛丽学院旗下的研究机构AidData实验室对数千笔中国贷款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很多鲜为人知的秘密。
他们的追踪行动始于2011年,当时一位世界银行的高级经济学家请AidData实验室的主任布拉德·帕克斯(Brad Parks)接手调查中国的贷款情况。在几个月内,帕克斯和几位研究人员利用在线数据挖掘技术,开始揭示世界银行不知道的数百笔贷款。
当时,中国加大了贷款力度,这些贷款很快就成为了其1万亿美元的“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旨在确保关键矿产的供应、赢得海外盟友,并从其持有的美元中获利。许多发展中国家渴望获得美元,以建设发电厂、修建道路和港口,并扩大矿业开发。
通过空壳公司隐藏债务
但在几年的时间里,那些国家发现自己负债累累,担心在旧债上再添新债会影响其国家的信用评级,令未来的借款变得更加昂贵。
为此,中国开始为一些基础设施项目设立空壳公司,并向这些公司提供贷款,使负债累累的国家可以避免将这笔新债务计入国债。即使这些贷款是由政府支持,也不会引起外界的注意。
例如,在赞比亚,两家中国银行向一家空壳公司提供了15亿美元的贷款,用于建造一座巨大的水电站,多年来这笔贷款并未出现在该国的账面上。
在印度尼西亚,用于修建铁路的中国40亿美元贷款也从未出现在公开的政府账目中。直到多年后,由于超支15亿美元,印度尼西亚政府被迫两次救助该铁路项目,这笔债务才暴露。
在帕克斯及其团队开始追踪行动的十年后,到了2021年,他们收集到了足够的信息,得出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在88个国家存在至少3850亿美元的隐藏和未报告的中国债务,其中许多国家的情况比人们所知道的要糟糕得多。
其中一笔是中国向老挝发放的35亿美元贷款,用于修建一套铁路系统,几乎需要耗费该国年产出的四分之一来偿还。
AidData在同一时间发布的另一份报告指出,许多中国贷款都用于那些受到有政治人物青睐,时机往往是在重要选举之前提供的。但这些项目往往在经济上并没有太大意义,并存在着各种问题。
例如在斯里兰卡,一个由中国资助位于该国总统家乡的机场,因为远离人口密集区,几乎没有被使用过,以至于有人看到大象在机场的跑道上游荡。
通过秘密托管账户优先获得偿债
当帕克斯深入研究贷款的细节时,他发现了另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合同规定借款国必须将美元或其它外币存入秘密的托管账户中,如果这些国家停止支付贷款利息,中国可以动用这些账户中的资金。这样做的效果是将中国排到了其他债权人的前面,而其他债权人并不知情。
在乌干达一个扩建机场的贷款就包括一个可以容纳超过1500万美元的托管账户。立法机构调查发现这一条款得到了财政部长的同意,主要调查人员因此表示财政部长应该受到起诉。
帕克斯不确定究竟有多少这样的账户被设立,但这种做法在政府贷款中是十分罕见的。这其它国家的银行、债券投资者和债权人感到不安,变得小心翼翼,不愿意轻易借贷,以免自己的贷款排在被偿还的末尾。
通过外汇掉期秘密放债
与此同时,北京政府还发明了一种隐形贷款:中国央行通过看似普通的外汇兑换方式借出了数百亿美元。
这种外汇兑换方式被称为掉期,它允许国家从更广泛使用的货币(如美元)中借入资金,以填补外汇储备的暂时短缺。外汇掉期的作用是为了规避汇率风险,即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以一定的价格和汇率,将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的交易。它们是为了流动性目的而设计的,而不是为了进行建设,并且只持续几个月。
但中国的掉期有长达数年的期限和较高的利率,是一种变相的贷款。但它不会显示在账面上,因此不会增加一个国家的债务总额。
多年来,蒙古每年进行约18亿美元的这类掉期交易,相当于其年经济产出的14%。巴基斯坦多年来每年进行近36亿美元的交易,老挝为3亿美元。
这些掉期交易可以通过补充货币储备来帮助防止违约,但它们在旧贷款之上增加了更多贷款,可能使经济崩溃情况变得更糟,类似于2009年金融危机前期美国银行为无力偿还首笔贷款的房主提供越来越大的抵押贷款。
一些贫困国家在努力偿还中国债务时,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贷款困境:中国不愿减免损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不愿提供低利率贷款——如果这些款项只是用来支付中国贷款的利息。
“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国家陷入了极其困境的财务状况,”帕克斯说道,这主要归因于中国在一代人的时间里从成为净外援受益国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债权国。
他说:“不知怎么地,他们成功地在公众视野之外完成了所有这些事情。所以,除非人们了解中国的借贷方式、其借贷实践的运作方式,否则我们永远无法解决这些危机。”
作为迟来的警告,第三世界国家应该警惕中国的债务陷阱外交,并寻求更可持续和公正的发展合作伙伴。同时,国际社会也应该加强对中国的监督和压力,要求其遵守国际规则和义务,尊重受援国的主权和利益。
发表评论